毛祖蓉
2012年2月11日,春寒料峭,上午九点,约30位知青代表来到奉贤海湾园三楼会议室,参加“2012共建上海知青广场知青座谈会”。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原黑龙江北安农场知青)、知青作家叶辛、上海知青关爱基金会会长戚爱国及副秘书长章勤华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海湾园党委书记沈玉军作欢迎辞,副总经理吴伟敏主持会议。座谈会主要有三项议题:
一、戚爱国会长谈2012年知青关爱基金的运作;二、上海知青广场设计师韩滨介绍建造“客过亭”的方案;三、海湾园管理部工程总监孔平介绍建设公益性生态墓区——知青苑方案。
三年前,海湾园筹建上海知青广场,曾召开过第一次共建会议,与知青代表一起商谈建造上海知青广场、知青墙、知青博物馆等事宜。如今,这些计划项目都一一落成。在此基础上,海湾园准备再拿出一部分土地,于上海知青广场的东南侧,根据作家叶辛的长篇小说《客过亭》的主题思想,建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客过亭”,这一专题性的景点占地2000平方米,亭座面积25平方米,内设家具、空调,供来此活动的知青朋友小憩。而在知青广场的西南侧,园区内最好、最宽阔的地方,建一公益性生态墓区——知青苑,解决知青困难群体身后问题,知青苑的中心还将矗立一座“青春祭”碑,将那些当年长眠于地下的知青名字刻成铜牌嵌在石碑上。
以上构思与方案,获得了与会知青代表的热烈掌声。黑龙江江川农场领导辛文信,吉林知青代表石兔瑛,云南知青代表邵国良、黄耀明,安徽知青代表田钧祥,崇明知青代表陆华祥,江西知青代表王杰,内蒙知青代表王家荣,新疆知青代表冯晶宝、谢敏干(《苦恋三部曲》作者)等,以及各知青媒体组织代表:《黑土情》杂志翁德坤、王槐松,《上海知青》王建国,《知青风采报》郭解,“上海知青俱乐部”陆高声都在座谈会上发了言。
发言中,大家一致肯定:海湾园在建设知青广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在争议中有创意地开发建设,真诚密切联系知青朋友,科学有效地请专家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建成了上海知青广场、知青墙和知青博物馆。尤其是建立了知青关爱基金,两年来已拨出140多万元,为困难知青送温暖。这些举措,不仅感动了广大知青,而且获得了广大知青朋友的认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知青了解了上海知青广场,并在此举行各项活动。对于2012年海湾园再建“客过亭”、“知青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吕春玲处长最后作总结性发言,他提到三点:一是从经营性的公墓要承担社会公益责任的角度出发,海湾园在殡葬用地十分紧张的政策下,拿出30多亩土地,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建设知青广场,实属不易,再建一个占地5亩的公益性墓园,解决困难知青身后问题,更是难得;二是对建造“客过亭”表示赞同;三是对关爱基金的运作,提出了扩大受益面、完善审核制度、加强宣传的要求。他还提到,上海殡葬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全国处领先地位,目前有代表性的有:龙华墓园的殡葬博物馆、福寿园的人文博物馆、海湾园的知青博物馆,其中知青博物馆发展最强势、人流最多。
根据海湾园的创意,在今年清明节前,将举行一次“知青公祭”活动,以祭奠在“上山下乡”运动中,非正常死亡的知青(包括自杀)。
评论